18米飞天雕塑引质疑:广纳民意才是不倒的根基
近日,乌鲁木齐市新落成的18米高花堆雕塑“飞天”引来网友关注。有人认为雕塑上端人物造型应该美化,指责城市管理者的审美观与群众相偏离,甚至建议将其拆除。该雕塑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从专业角度来评价,“飞天”的人物造型比较饱满,整个比例非常好。(8月14日人民网)“飞天”神雕高约18米,坐落于乌鲁木齐市三屯碑巴哈尔路路口,寓意着开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笔者却认为,“飞天”神雕的设计和安放位置在各方面考虑都欠妥,没有给人民带来美好。
秋风落 飞天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飞天
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指苍穹,但也认为天有意志,称为天意。在佛教中,娑婆世界由多层次组成,有诸多天界的存在,如三十三天、兜率天等,这些天界的众生,中文翻译为天人,个别称为天神,常简称为天,飞天即此意。道教常称作天仙。在中文里,天人之王亦常省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等。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
目录
基本信息
详细解释
同名杂志
“飞天”玉雕
展开
基本信息
详细解释
同名杂志
“飞天”玉雕
展开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词目】 飞天
【拼音】 fēi tiān
【基本解释】
1.飞向天空。
2.“飞龙在天”的略称。比喻王者得天下,有龙兴之象。
3.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
编辑本段
详细解释
含义
1.飞向天空。 唐 李邕《日赋》:“乍出海而融朗,忽飞天而光大。” 唐 韦执中 《白云无心赋》:“徒见其纡馀上汉,缭绕飞天。”
2.“飞龙在天”的略称。比喻王者得天下,有龙兴之象。语出《易·乾》:“九五,飞龙在天。” 孔颖达疏:“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 唐 黄滔《周以龙兴赋》:“一旦飞天,霹破 殷辛 之国。”
3.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空中飞舞的神。梵语称神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故译为飞天。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窟顶有莲花。四角上,飞天翱翔。”
来源
飞天,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名词。它包括古代飞天和现代飞天。古代飞天 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是不朽的艺术品。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每一窟都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
而现代飞天,所指的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系列运载火箭,现代飞天,是现代人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它象征着我们祖国的伟大和富强,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生在飞天的故乡,长在飞天的故乡,乃是飞天人的骄傲和自豪。飞天,让世界了解飞天,让飞天的故乡走向世界。
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编辑本段
同名杂志
《飞天》为甘肃省文联主办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甘肃省一级刊物,中国国家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飞天》杂志创办于1950年,其前身为《甘肃文学》、《甘肃文艺》、《陇花》、《红旗手》,1981年更名为《飞天》至今,创刊60多年,出刊近600期。本刊以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为主,兼及报告文学和文学评论。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有众多的文学名家和新人在这里亮相,每年有大量作品被国内权威选刊选载。
主管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肃省文联
主 编:马青山
地 址:兰州市东岗西路668号
邮政编码:730000
ISSN: 1002-803X
CN: 62-1012/I
邮发代号: 54-5
定 价:8元/期
《飞天》文学月刊以文学和文学评论为主,兼及文学学术论文刊载。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有众多的文学名家和新人在这里亮相,每年有大量作品被国内权威选刊选载。它集文学理论研究的权威性和文学创作工作的指导性于一体,以文学创作、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为主,兼备最新信息的一份重要文学理论学术刊物,是反映中国文学、文化发展走向和理论研究成果的一份重要参考期刊。
主要栏目
理论研究、文学论坛、作品鉴赏、教育经纬、文化视野、哲海拾遗、艺术天地、乐韵墨香、民俗文化、旅游视界、史学研究、图书情报等栏目。收稿方向:古典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理论、飞天论坛(当代作品评论)、文学-社会-生活
飞天编辑部历程
1950年8月由甘肃省文联(筹)文学工作委员会创办《甘肃文学》月刊,25开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省第一家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甘肃文学》由刘让言、曲子贞担任主编;编委成员为徐列、高旭华、林草、李笑添、宋炳林、安十坡、安迪光、平白、武扬、李书钧。创刊号有郭沫若、茅盾、周扬三人题词,刊名为茅盾手迹。1951年7月改名为《甘肃文艺》,1951年停刊。共出17期,编辑部仅有林草、平白、清波三人,林草为组长。
第二时期:1955年至1966年为曲折的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始于1955年。1954年底甘肃省召开第一次文代会,甘肃省文联正式成立。1955年恢复((甘肃文艺》月刊。
1957年1月号改刊名为《陇花》。林草、清波、赵燕翼、谢宠、张宜第、王哲(益希卓玛)、唐剑虹、李东岳、李站、柴洛为、刘青、朱冰、刘传坤等先后在编辑部工作;高天白、田季章、杨文林、何志刚也先后参加了编辑工作。
第二阶段始于1958年。1958年8月,甘肃省文联与省文化局合署办公,成立了单独建制的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9月,《陇花》更名为《红旗手》,由兰州分会主办。李季为主编,闻捷、李秀峰为副主编。稍后,由徐刚主管刊物工作。这一时期,先后在编辑部工作的有曹杰、于辛田、清波、刘传坤、艺兵、邸金俊、曹仲高、张素菱、余斌、师日新、谢昌余、徐夕明、高光起、仲文秀等,由曹杰、于辛田先后担任编辑部负责人。1961年2月停刊。
第三阶段始于1961年。1961年,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与甘肃省文联合并,10月,《红旗手》改为《甘肃文艺》,杨文林为编辑部负责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骤起,刊物于6月号出版后停刊。这一阶段,先后在编辑部工作的有杨文林、于辛田、刘传坤、邸金俊、曹杰、谢昌余、清波、曹仲高、余斌、师日新、魏宏泽、朱冰、肖弟、徐绍武、王鹏、汪玉良、段兼善等。
第三个时期:1973年至1977年为过渡时期、恢复时期。
1973年由甘肃省群众工作室调集下放的编辑和部分作者,经过一段时期的筹备,恢复并主办了《甘肃文艺)))a这一时期,先后在编辑部工作的有杨文林、刘传坤、郑重、李禾、李云、冉丹、景风、王守义、徐绍武、老乡、都惠民、赵方中,朱冰、罗承力、张凤林。
第四个时期:1978年至2000年为大发展、大提高时期。
1978年1月号起,刊物改为月刊。1978年年底,甘肃省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甘肃分会恢复,《甘肃文艺》重新划归甘肃省文联主办。1981年更名为《飞天)))1988年,甘肃省文联主办的大型文艺理论期刊《当代文艺思潮》并入,增加篇幅,充实内容,革新版面,增加理论稿件的比重,成为大型文学月刊。1979年任命杨文林为总编辑,于辛田、段玫为副总编辑。1987年任命李云鹏为代主编,李文衡、张书绅为副主编。1991年任命李云鹏为主编,冉丹、陈德宏为副主编;1994年又任命何来为副主编。新成立的编辑委员会由冉丹、老乡、伊丹才让、安可君、杨文林、李云鹏、汪玉良、何来、陈德宏、赵燕翼、高平11人组成。这一时期,先后在编辑部工作的有杨文林、段玫、清波、刘传坤、徐绍武、李云鹏、李禾、景风、王家达、王守义、冉丹、张凤林、师日新、张书绅、老乡、罗承力、朱冰、余斌、张素菱、马芳华、文岩、任惠芳、张锐、樊威、张平、何来、王博渊、李文衡、屈选、魏坷、孟暖玮、陈德宏、张存学、马青山、马波、夏景、陈咪桃、宋亚霞、左连高、高凯等。
历年来,《飞天》刊发的相当数量的小说、散文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小说月报》、《散文选刊》、《读者》、《小小说选刊》等媒体转载或选载,许多诗歌作品也被选入各种诗集选本出版。1997年6期刊登的中篇小说《天上有个太阳》,被着名导演张艺谋慧眼识中,改编为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赢得好评,并获得国家文化部电影文华奖和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像奖。1990年《飞天》被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甘肃省“优秀期刊”。1994年被评为首届社科类“一级期刊”。1999年被评为第二届社科类“一级期刊”。2000年底,任命陈德宏为主编,马青山为副主编。
2006年马青山任飞天主编。
编辑本段
“飞天”玉雕
飞天在现代艺术界被海派玉师穆宇静赋予新的形象,在玉雕刻上采用质地温润和田玉籽玉配合海派独具匠心的手法将作品中人物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飞天”获得“百花玉缘杯”铜奖。穆宇静的飞天作品中牌面浮雕一仕女,手执琵琶,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胭脂粉黛;牌背布满黄皮,巧借皮色浮雕凤凰飞天,栩栩如生,高贵典雅,富贵吉祥。而海派雕工细腻流畅,匠心独运!在曼妙和婉转之中,在缤纷的落花之中,反弹琵琶的仕女且歌且舞,身姿曼妙,飘逸轻柔,颇有飞天之韵,正所谓“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可谓浑然天成,艺术之精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