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的价格也进入了“元”级时代
白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和中国。长江以南为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秋、冬、春菜播种面积的40-60%。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北方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目前各地普遍栽培。其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白菜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可炒食、作汤、腌渍,与小白菜一起成为我国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蔬。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大白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故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大白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可是时过境迁,如今大白菜的价格也进入了“元”级时代,运输销售的人自然得想办法降低损耗。那么甲醛保鲜究竟存在吗?这种方法又会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大白菜不同于西红柿、黄瓜这样的蔬菜,因为它们还是活的。被采摘的大白菜部分在农业上被称为叶球,实际上就是除去根的完整植株。叶球中间有正在发育的花蕾,按理说,只要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大白菜就能生存下去,自然也就不会腐烂了。当然,“活”也会带来问题,特别是被切断的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发生“褐变”。不过,甲醛没有能力抑制这类变化。
当然,除了白菜自身会影响品相外,白菜还要面对真菌、细菌等的侵袭。白菜的断面处会渗出大量的汁液,这里有丰富的糖类等营养物质,正是细菌和真菌繁殖的温床,甲醛确实能发挥抑菌作用。事实上,除非是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的标本,否则普通人很难接触到如此高浓度的甲醛。当然,我们更关注低量长期的危险。按照普通的室内装修标准,甲醛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0.1毫克就是合格的。一般而言,当浓度高于每立方米0.06毫克时(每立方米空气的重量是1.29千克),我们就能感觉到甲醛的存在了。如果在白菜上使用的甲醛溶液过多,一下子就会被分辨出来。
http://www.xsjk.net/userfiles/20128412118.jpg
大白菜的价格也进入了“元”级时代
毫无疑问的是,甲醛会损害身体健康,所以将它添加与食品中的行为是被明令禁止的。如果无良商贩在贪图保持品相的情况下大量施用甲醛,那结果就不好评价了。
实际上,农艺学家确实开发出很多大白菜保鲜的手段。比如,用亚硫酸氢钠溶液(浓度0.01%)或者氯化钠(浓度1%)溶液来浸泡大白菜,然后保存在0~5℃条件下,也可以延长大白菜的保鲜期。与对照组相比,品相完整期能够延长12天。只是在目前食品安全难以让人放心的背景下,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能寄希望于整个供应和销售链能协调运转,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如果对大白菜不放心,担心上面有甲醛,那不妨多洗几遍。甲醛极易溶于水,很容易被清洗掉。
另外,甲醛在高温时很容易挥发,所以在运输和烹饪过程中都会使甲醛流失,人们无须因为恐慌而放弃食用大白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