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卓雷亭 发表于 2012-8-29 17:04:34

马骅:在变老之前远去 诗人不死,只是退隐

马骅,男,32岁,天津人。199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2003年3月,马骅到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斯浓村明永小学做义教。2004年6月20日,遭遇车祸不幸遇难。

“既然觉者如释尊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轮回的巨流,既然饕者如浮士德都不能让美好的时光停留一刻,既然那个早夭的酒鬼克鲁亚克曾经喊过:‘永远在路上’,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变老之前远去呢?”

——马骅《变老之前远去》

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

马骅不愿在一个地方待上太久,因为无法忍受沉闷、刻板的庸常生活。他喜欢一切皆随兴所至的生活,他说自己是“东奔西走,居无定所,游历大半个中国”的人。他喜欢明代哲学家王阳明(1472—1529)的“知行合一”,平时总是背着个大背包,他说:“我包里装的是毛巾、牙刷,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

他曾是复旦大学知名度最高的校园诗人,充满激情和才气,毕业前夕,他和朋友把社团的钢琴抬到女生楼下,疯唱到凌晨四点。毕业后,有些颓废、留长发,一副睡不醒样子的他去了韩国衣恋集团,并很快升任总经理助理,成为同学中混得最好,每次吃饭“埋单”的人。两年以后,他却决定离开。他去了厦门,因为喜欢那里每天被鸟声叫醒的日子。

1999年他到了北京,成为“北大在线”的元老和多个知名网站的版主。他精于厨艺和购物,热中于看电视、看碟、看小报、踢球、买足球彩票、旅游。他会唱几乎所有的流行歌曲,他到处找人要赵薇的签名,周星驰到北大来,他争着当主持人。他“逢酒必喝,逢喝必醉”,一次喝过酒后,他突然要跳到后海(北京的一个湖名)里游泳,而且真的就跳了进去。他对朋友总是很好,朋友们说是对朋友的责任感让他在北京待了三年。

2003年3月的一天,他离开了北京,没有告别,说要去“周游世界”。

冰川脚下的小学教师

“向各位道歉……先前我一直跟大家说要去越南等地周游。实际的情况是:我正在巨大的冰川脚下的一所小学里当乡村教师……这是我酝酿了近一年的计划……”几个月后,朋友们收到了马骅的电子邮件。

在大学时,马骅一直资助一个四川小学生读书,2002年,他有了到边远地区做一个乡村教师的想法。一位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云南德钦县诗人扎西尼玛,扎西尼玛把马骅介绍到了明永村。

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往西往北行250公里,穿过金沙江,爬过海拔4100多米的白芒雪山,就到了国家级贫困县德钦。明永村离德钦县城还有50公里的路程。明永村是着名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东坡山谷绵延三千多米的明永冰川下的一个藏族村子。村里共有51户人家,360人,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明永村小学校只有一座二层木楼,坐东南望西北,前后都是山。

明永小学是一所不完全小学,学生读完四年级就要到13公里外的西当村寄宿制完小就读。算上马骅学校共有3名教师,20多个学生,马骅的班有12个学生。

刚开始,学生们在课堂上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他,用藏语在台下嘀嘀咕咕地议论,因为孩子们听不懂普通话。“学生们都很可爱,也很让人生气,特别是他们不写作业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因为这里是藏区,村里的人都是藏民,包括学生在内,汉语水平实在让人头疼。”

马骅发现这些孩子很聪明,对新鲜事物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他就整天和孩子们泡在了一起,和他们做游戏、唱歌、跳舞成了他每天必修的主课。几个月下来,马骅学会一些必要的日常藏语,孩子们普通话的听、读、写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5个多月后,马骅送走了自己的第一批毕业生,“12张黑红的脸,熟悉得就像今后的日子:有点鲜艳,有点脏。”他的欣喜和感伤难以用文字名状。在“毕业典礼”上,马骅说了些动感情的“傻话”,孩子们都哭了。

假期,他带着孩子们举行了明永小学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郊游。他和孩子们在明永冰川的林间小道上,捡游客不慎丢弃的垃圾;为在风雨中受伤的小树也打上了“绷带”或拄上了“拐杖”;搀扶在景区旅游的老人下山;他给孩子们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

到明永冰川旅游的人很多,村民组成了骡队载游人往返冰川。但村民汉语说得磕磕巴巴,面对外国人就更是无法沟通了。马骅就在村子里办起了夜校,每周三个晚上教村民说英语。

马骅虽然是一个编外的“志愿者”,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免费的,他从来没收过村里人一分钱的报酬。村长大扎西说:“去年全村50多户人家主动捐了500多元钱,给他改善生活,可他却将这500元连同他北京的朋友寄来的500元一并捐了出来,为学校购买教学用具。学校在建篮球场时,马骅又把自己的几千元钱捐了出来……”

有一段时间,村里缺电,不会生火的马骅经常被烟熏得睁不开眼睛或是一脸的灰尘。住在学校附近的阿匹知道后,让马骅到他家吃饭,但马骅就是不肯,他说:“你们的生活也并不富裕,我就不给你添麻烦了。”

马骅每次都嘱咐从外地来看他的朋友买进村的63元一张的门票,因为那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收入。

几位迪庆州的记者知道了他的事情,曾要采访他,但被他婉言谢绝了。

教书,烤火,喝酥油茶

村长大扎西第一眼见到马骅,见他一头长发的城市青年模样,觉得他待不长。当他带马骅看了简陋的校舍和宿舍后,马骅对他说,我要向你们学习这里的生活!

明永是马骅的瓦尔登湖。他的“日子很平淡,很清净,我也很乐在其中。每天教书,烤火,喝酥油茶……”,“有时会面对雪山发愣。”

从学校西侧有一条雪山上化下来的溪流流过,马骅每晚就是他那间8平方米的小屋里听着流水的声音入睡的。溪水是他和整个村子的的生活用水,平时还好,如果下雨下雪就要沉淀一天后才能喝。

课余时间他常帮村里人干农活。“前天和昨天我帮着几户邻居收麦子,没一会儿工夫腰就直不起来了。说来也是笑话,吃五谷杂粮这么多年,一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才算正经八百地下地干了一次农活。” 马骅和学生把山上的水引来净化厕所,还把厕所后边的一小块地平出来,浇了粪水,等天气暖和一些种些蔬菜。

如果不下雨,没有塌方,通车的话,马骅每两个星期搭三个小时的车进一次县城。他先给在天津的母亲打电话报平安,接着买点东西、上网。天热时,马骅每次进城买的菜要不了两天就烂了,肉也开始发臭。刚开始吃了不适应,一天要跑好几趟厕所,后来他倒是觉得“有点发臭的肉炒出菜来有股火腿的鲜味”。

每次进城最开心的是可以洗个澡。他给朋友写信说:“你们每次收到我的信,肯定是我心情很好的时候,因为我刚刚洗了两星期一次的热水澡。”后来,美国自然保护协会给村里捐了几个太阳能热水器,村里分给学校一个。于是马骅和村里人花近两星期的时间,盖了两间8平方米的浴室,学生们第一次洗上了热水澡,马骅也不必为了洗澡而进城了。

马骅在明永的生活是靠稿酬维持的,他在国内外的刊物和网站上发表介绍梅里雪山和当地民族文化的文章和图片。他对当地的藏族文化非常感兴趣,走遍了附近的大山、寺庙。周末,他就和当地的藏族小伙带着录音机摄像机,徒步走一天的山路到村子里搜集德钦民间文化和民俗,他还制定了《明永村规》、《雨崩村规》。

2003年是梅里雪山的“本命年”,各地的藏族同胞都以能来转山为幸事。马骅用十多天时间参与到大转山的队伍中,并写下几万字的整理材料。2004年,他又帮助德钦县宣传部做田野调查,“由于每天有五十块钱补助,而我现在又处于弹尽粮绝的惨状,所以欣然前往了。哎,这可能是我有生以来赚得最累的钱了,整整十天的时间,每天就是爬十个小时左右的山……好在坚持下来了,还赚了五百多块钱,够我一个半月的生活费了。”

马骅的物质生活是贫乏的,在地摊上买件10元钱的背心就很开心,朋友也常会接到他“我没有香烟了”的信息。但他很充实快乐,他的藏族朋友斯纳伦布说:“马骅周六日经常带着笔记本电脑在野外写作,春天在半山腰的桃树下,放CD听轻音乐,风一吹,落英缤纷,他说这日子真像神仙一样,感觉太好了!”

永远留在明永

马骅在明永完成了一组《雪山短歌》,简洁、沉静的风格,让朋友们诧异,也感动。而村里人最喜欢的还是他的《明永谣》:“喝过的美酒都忘记了,只有那青稞酒忘不了;经过的村庄都忘记了,只有那明永村忘不了;走过的大河都忘记了,只有那澜沧江忘不了;看过的雪山都忘记了,只有那梅里雪山忘不了……”

马骅对哲学十分关注,在明永时写了《龙树的中观在中国佛教思想中的流变》、《阳明天泉证道偈子中的佛教中观思想》等论文。他准备夏天时离开明永,回家看父母,然后去读研究生,专门研究他一向喜爱的王阳明的心学……

6月20日,马骅带着为学校买的粉笔,搭乘好友阿柱的213北京吉普车从县城赶回来,在离村子还有3公里的地方,两人吃了碗炒饭。饭后,阿柱和马骅,还有一位年过70的尼姑老卓玛一起上路。5分钟后,吉普车失去了控制,转眼飞入80米悬崖之下的澜沧江……

马骅觉得,“澜沧江现在正是一年中最漂亮的时候……望江水时间长了,先是会头晕目眩,既而怅惘心碎,颇有效法屈子的冲动……”

马骅永远留在了明永。 (文中部分文字引自马骅的日记、信件和作品)(供稿《今日中国》杂志)

中国网 2004年11月5日

renhe 发表于 2012-8-29 17:04:51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4-07/08/xinsrc_2007010814363242538123.jpg
透过光环与传奇,我们试图寻找这位复旦毕业生人生轨迹背后的真实灵魂
一切似乎都有预定。

2004年6月16日晚上,马骅在他8平方米的简陋宿舍里招待朋友,酒酣之余,他拿起吉他唱歌,弦拨了几下突然断了。朋友说,把它接上吧。马骅说,算了,由它去。

就在这个晚上几乎同一时候,马骅最好的朋友之一、从前的校园歌手许秋汉,在母校北大的舞台上,弹断了手中吉他的弦。

4天以后,马骅在明永冰川景区公路距澜沧江桥300米处遭遇车祸,被抛入滔滔江水中。而那把断弦的吉他,还静静地摆放在梅里雪山脚下的明永村小学二楼那间老师宿舍里。

"我们仍然希望他能回来。"6月30日,马骅的大学室友、诗人韩博说。就在一天前,他们班的同学刚刚开了会,希望动员每个人的资源继续组织搜救活动。

那个跌跌撞撞的孩子 上海:1991-1998

在韩博的眼中,马骅永远是那个跌跌撞撞冲进班里来的孩子。那是1991年的夏天,作为复旦新生,他们要到南昌陆军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军训。报名当天晚上,同班的人都围坐在宿舍里听教官训话。一个人突然跑进来,高度近视的眼睛眯着,满脸惶急,四处摸索--马骅是全班最后一个到的。

"军训的生活很无聊,只有我们还可以在一起谈谈文学。"那时候的马骅,还是池莉、方方们的拥趸,向好友交出他的第一篇诗稿,还要到一年以后,复旦大学的男生宿舍里。

大学期间,马骅开始展现出他无比旺盛的精力和几乎无边无际的爱好,他报名参加的社团不计其数,热衷于组织诗会、排练戏剧、创作小说。他和韩博一起参加了复旦素有盛名的燕园诗社和燕园剧社,当时这两个社团都还是中文系的学生一统天下,然而他们进去不久以后,就担任了社团的社长,并迅速成为复旦校园内知名度最高的诗人。

在不熟悉的人看来,马骅给人的印象有些颓废,长发,一副睡不醒的样子。但在狂放的外表下他其实极为善于待人接物。他天生记忆力惊人,最爱玩的一个游戏就是拿本书给朋友,要对方考他某段文字在第几页,结果往往百不失一。也因为这个特长,马骅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以至于后来被朋友称为"我的百科全书"。也很少有人知道,马骅在大学时就一直资助一个四川的贫困小学生,因为他从来不会说给别人听。

无疑,浪漫热情是他的本真的天性。学校里面有一个"大家沙龙",那是他和朋友喝酒论诗的基地。诗酒之外,他最爱的是歌。用韩博的话说:"他的歌唱得很投入,很有特色,当然你不能用技术的标准去要求它。"他猛学过一阵吉他,由于天生左手小指头短一截,有几个和弦总是弹不准,他索性发明了几种指法,居然也自成一格。

大学时期的马骅,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夸张的富有表演性的幽默。刚去军训时,他的头发剃得近乎净光,便故作神秘地对一位同学说,自己是"劳改犯",因为表现好被破格送来上大学。那同学竟然信以为真,不时表示要帮助他。

有时他会满脸认真地问朋友:"你们觉不觉得,从某一方面来看,我有点像黎明。"又或者当《流星花园》热播时,他会感觉"我是不是有点像仔仔?"毕业后一段时间,他借住在上海的一个朋友家,朋友家里有些破旧,但摆着一架钢琴,他会"大言不惭"地说:"没有钢琴的房子我能住吗?"

马骅的激情在大学毕业前夕达到巅峰。在一个夜晚,马骅和他的朋友把"大家沙龙"里的钢琴抬到女生楼下,疯唱到凌晨四点,这一幕许多当时的复旦人都仍然记忆犹新。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在主流规则里一样可以表现出色,毕业后,马骅去了一家外企--韩国衣恋集团,并很快升任总经理助理。"他是当时同学中间混得最好的,所以每次吃饭都是他买单。"

即使是在今天,成为一名外企高管仍然是大多数上海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主流途径,然而马骅却视之如敝履。两年以后,他辞去工作,从衣恋集团带走的只有一身每次穿着都会让朋友们爆笑不已的青蛙绿套装。

  "朋友"压倒一切 北京:1999-2002

"在马骅身上,凝聚着知识者的激情、浪漫和不羁的游戏精神。他不愿在一个地方待上太久,因为他无法忍受沉闷、刻板的庸常生活。所以他总是幻想远方,幻想别处,渴望一个人的自由,并且身体力行。"他的朋友这样来描述他的行为方式。

辞职以后,马骅在厦门呆了一段时间。"他喜欢那儿,因为早晨可以被鸟叫声吵醒"。然而厦门并非他的久留之地,他一年后离开,到北京,回家乡天津,之后又到了北京,并跟朋友成立了"偶"戏剧工作室。也就是在这时,胡续冬、冷霜、许秋汉等一批新的朋友进入了他的生活。

"那时候北京以北大为中心,聚集了一个诗人和艺术家的圈子。"北大文学博士、诗人冷霜说,"马骅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跟这个圈子混熟了。"

诗人胡续冬则这样回忆起跟马骅早期的交往:2000年3月,在北大诗歌节的开幕朗诵会上,他们几个"底气不足"的诗人们在台下无聊地打着扑克,等待上场,当轮到马骅上台时,他正好摸到一把好牌,一再叮嘱另外几个人不要逃跑、一定要等他回来接着打,然后就把牌往屁股兜一塞,上台朗诵去了。"从那天起,我就开始把马骅当作了哥们儿。"胡续冬说。

一个月后,胡续冬邀集马骅、许秋汉、朱靖江等人一起创办了北大新青年网站,马骅担任诗歌频道的负责人,这是他从事最长的一份工作,为时三年。

由于交游广阔、待人热诚,马骅逐渐成为朋友圈子的中心人物,在胡续冬看来,"'朋友'在马骅的一生中拥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他豁达、宽厚、既慷慨又玲珑、寓真挚于游戏的天性使得许多人愿意把内心世界的大片沃土无限期地交给他耕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已经无法用'朋友'、'同事'、'诗友'或者'网友'这样的身份来描述,他们视他为没有血缘的亲人、没有宗族关系的骨肉。"

然而朋友太多并不完全是好事。由于朋友的请求,马骅不得不在两到三份兼职工作之间疲于奔命,而挣到的钱基本上交了来回奔波的打的费。"然而他就是学不会拒绝朋友。"冷霜说。

在朋友们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马骅酩酊大醉的样子。在酒桌上,他是有名的"逢酒必喝、逢喝必醉"。有一年十月,他和一帮人在后海附近喝完酒出来,突发奇想要跳到后海里去游泳,而且"扑通"一声就真下去了,一下子,五六个人全跟他跳了下去。

然而,马骅也有他"丰富到了丰满"的世俗生活。在六道口附近,他和朋友合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他住厅。和大多数单身男人一样,马骅的屋子算不上整洁,桌子上除了电脑就是书。然而他会随机性地打扫整理一下,使情况不至于恶化。他精于厨艺,尤擅凉拌蔬菜。他也热衷于看电视、看碟、踢球、买足球彩票、旅游。他关心时事变化,2000年台湾"大选"时他每天都看有关的消息。他会唱几乎所有的流行歌曲,从父辈的歌谣到时下流行的国、粤、英、韩数种语言的小曲,在KTV的时候,几乎任何一首无意中选错的偏门歌曲他都能貌似正确地唱完,所以得一诨号"中华大家唱"。他喜欢赵薇和周星驰,周星驰到北大来,他争着当主持人,还在上台前挑了一件最有侠士风范的白衣服,说这是他的"人生荣耀"。

最终,北京的快乐生活还是让位给了游吟的本能。网络泡沫破灭后,北大新青年也像所有的网站一样,遭受着资方越来越大的压力。胡续冬说:"按说,此前有着花哨的职业经历和不羁的本性的他早就会离去。"但对朋友的责任感让他坚持到了极限。终于脱离了花哨的赢利计划和纷杂的人事争斗之后,他想起了自己找一个安静地方教育孩子的宿愿。

去云南之前,马骅作了近一年时间的准备,通过朋友朱靖江,他联系到了云南学者郭净,郭净又把他介绍给德钦县旅游局长扎西尼玛,修行的路打通了。

但他只是告诉朋友们,他要去一趟越南,"准备周游世界"。

"我们当时还嘲笑他,你的世界,就是越南吗?"韩博说。

门对寒流雪满山 云南:2003-2004年6月20日

2003年的一天,明永村村长大扎西第一次见到了马骅。"他一头长发,在我们藏族人眼里,留长头发的人不是很好,我们叫'流浪汉',我的心里有些发毛。当晚,我们坐在一起聊了一个晚上,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了解藏文化的人,一个非常不错的小伙子。"

不久以后,朋友们陆续接到了他的来信,这些后来被称作"雪山来信"的文字,如今已经是朋友们手里最珍贵的留念。

在"雪山来信"中,马骅写了他身边世界的美丽:雪水化下的溪流,粉红的桃花,蓝汪汪的江水,粉红色的碗口大小的高山杜鹃,原始森林覆盖的山峰,一米多厚的积雪上黑色飞鼠的尸体……

他也写了生活的艰苦:用粪水浇地种菜,两个星期一次的热水澡,把发臭的肉吃出火腿的味道,每天为了挣50元钱而爬10个小时的山……

他的到来让这个梅里雪山脚下的村子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他开始教学生们说普通话,告诉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周末他带着学生拿着大口袋去捡垃圾,教他们打篮球,由于来明永村旅游的外国人比较多,他又自办了一所夜校,教村民说英语。

他穿藏服、学藏语、学习藏族的风俗习惯,他告诉朋友说这叫"知行合一"。为了参加转山,他开始拼命地锻炼身体,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爬坡,身体素质逐渐好了起来,最后和当地人一样完成了转山。

他一直生活窘困,有时朋友会接到"我没有香烟了"这样的信息,就知道他的生活又出现危机。今年,他拍了一组照片寄给朋友,想要发表赚点稿费。

然而他没有拿过明永村的一分钱,村长大扎西说:"去年明永村全村50多户人家主动地捐了500多元,给他改善生活,可他却将这500元连同他北京的朋友寄来的500元一并捐了出来,为学校购买读书、教育教学用具。学校在建篮球场时,马骅又把自己的几千元钱捐了出来……"

像他来明永村之前想的那样,在明净的梅里雪山脚下,他的心灵得到了平静。
"雪山来信"中写道:"日子很平淡,很清净,我也很乐在其中。每天教书,烤火,喝酥油茶……学校的楼旁边就是山上雪水化下的溪流,水很冷。每天我就听着流水的声音入睡。应了韦应物的句子:门对寒流雪满山。"

renhe 发表于 2012-8-29 17:05:15

清净的生活在马骅的诗句里也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他的组诗《雪山短歌》,诗句清澈纯净,褪去了以前作品中复杂的戏谑与沉痛,渐渐转变为开阔的澄明与宁静。诗人拉家渡说:"马骅以前写诗还讲究语言技巧,能看出他个人的生活轨迹,而现在他的诗变得纯净而且开阔。"

"写诗好像做减法,杂质一点点剔除,剩下的就是纯粹的东西。"韩博说。

在变老之前远去 彼岸:2004年6月20日

去云南之前,马骅写了一篇文章《在变老之前远去》,说:"既然我们都要变老,为什么不在变老之前远去。"

马骅最喜欢的一首歌这样唱道:"三十以后才明白,要来的早晚会来;三十以后才明白,想爱的尽管去爱。"才32岁的他,其实明白得比谁都早。

胡续冬说:"其实我们都假装自己很年轻,但在三十以后,却不知不觉都被纳入了生活的轨道。只有马骅,他可以把外面世界的规则玩得很好,却在内心一直坚守自己的规则,坚持下来,亲身实践。"

对于一直行吟在路上的马骅,云南也只是他内心修行的驿站,如果没有这场意外,他本来准备在今年夏天离开云南,先回家看望久别的父母,再去准备考复旦历史系的研究生,研究他更为钟爱的王阳明心学。

胡续冬说:"我始终不相信他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我一直觉得他是通过澜沧江到越南去了。也许有一天,在西贡街头,你会看见一个三轮车夫冲你一笑,给你一拳,那就是马骅。"

韩博则说:"如果马骅回来,看见我们这里把他塑造成了英雄,他一定会欣然接受,然后游戏一场。"

为爱点亮灯火 发表于 2012-8-29 17:05:37

马骅,诗人、支教志愿者,祖籍福建。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厦门、北京等地居留,职业跨度极大。2003年2月底,马骅突然摈弃都市生活,远赴云南省德钦县梅里雪山下的藏区,在明永村做免费乡村教师受到藏民爱戴。2004年6月20日,马骅在明永冰川景区公路距澜沧江桥300米处因交通事故坠落江中,至今下落不明。

中文名: 马骅
出生日期: 1972年4月11日
职业: 诗人、志愿支教者
毕业院校: 复旦大学


目录

生平简介
人物事迹
个人性格
人物作品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马骅(1972年4月11日-2004年6月20日),诗人、支教志愿者。祖籍福建,在天津出生并长大,1989年--1991年就读于天津市南开中学,1991年-199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1996年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创作诗歌、戏剧和小说,是复旦诗社的中坚力量,组织过多场大型诗歌朗诵会,并担任燕园剧社社长、编剧、导演并主演了多部戏剧。   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厦门、北京等地居留,职业跨度极大。先就职于Eland公司,不久就任总经理助理一职,两年后离开上海,先到青岛旅游,随后喜欢上厦门并在那个城市住了下来,其后来到北京。2000年北大在线成立时为元老之一,任北大在线的频道经理,在北京的三年间,与朋友一起策划、编撰了“藏羚羊”自助旅游书籍。2001年5月曾将周星驰请上北大的讲台。   同时,马骅坚持写作和小剧场戏剧实践,自印诗集《九歌及其他》(1999)和《迈克的真实生活》(2000),有部分翻译,包括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和英国诗人特德·修斯的诗歌,另有一些短篇小说零零碎碎地发表。2002年起一直担任《诗生活月刊》的主编。   2003年2月底,马骅突然摈弃兴趣驳杂、交游甚欢的都市生活,远赴云南省德钦县梅里雪山下的藏区,在明永村做免费乡村教师,教书、写作之余在文化、宗教、环境保护等方面尽其所能,受到藏民爱戴。2004年6月20日,马骅在明永冰川景区公路距澜沧江桥300米处因交通事故坠落江中,至今下落不明。他在梅里雪山写下的诗是当代汉语中最明净澄澈的部分之一。

方念姨 发表于 2012-8-29 17:05:57

人物事迹
  2003年2月份,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只身来到梅里雪山脚下的明永小学,一边支教,一边从事学术研究。并积极为明永村各项建设献计献策。他不计名利和任何报酬,靠为报刊杂志写稿挣得的稿费养活自己,并把他自己平时积攒的稿费和朋友资助的钱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不仅义务承担了明永小学20多名学生的语文课程,而且还积极组织当地村民和学生学习外语和普通话。他关注并身体力行积极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积极研究藏文化,在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他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诸多困难,用渊博的学识启迪山村孩童,用辛勤的汗水滋润莘莘学子,用爱心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生命谱写了青年志愿者献身教育、忘我付出的伟大颂歌,实践了当代大学生“以我所能、奉献社会”的崇高人生追求。   马骅的不幸遇难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各大新闻煤体的极大关注。省委书记白恩培撰文悼马骅,原省委副书记、省长徐荣凯、原省委副书记丹增等领导致电慰问马骅家属,州、县有关领导奔赴明永村看望慰问马骅家属及在第一线采访的新闻记者和搜救人员。以马骅事迹为题材的系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几个主要频道播出,全年(2004年)近40家新闻媒体、90余名记者到德钦就马骅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为弘扬马骅精神,缅怀马骅同志的业绩、学习马骅同志情系边疆、无私奉献、不危畏艰难、献身教育的精神,省、州、县先后作出了向马骅学习的决定。2004年6月30日,中共德钦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学习马骅同志活动的决定》、2004年7月6日中共迪庆州委下发《中共迪庆州委、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向马骅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全州掀起了向马骅同志学习的热潮。2004年8月5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向马骅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全省广泛开展学习马骅的活动。共青团中央下发中青发19号《关于追授马骅同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的决定》,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马骅同志“云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为爱点亮灯火 发表于 2012-8-29 17:06:21

个人性格
  马骅崇尚“逍遥游”和“尘世修远”,自称浪子班头。喜酒,喜欢旅游,喜欢张国荣。《南方都市报》曾经评论为:“他既是一个烂人,又是一个圣徒。所谓烂人,是指生活中的放浪形骸;所谓圣徒,是指他甘愿抛弃城市生活,到云南去过清教徒般的生活。”
编辑本段人物作品
  〖在变老之前远去〗   知了在枝上一叫,天就凉下来   寒气涌上树冠,肆意删改   凌乱成本地的秋天 衣襟上的松针越来越多,嫩得尖锐   在温凉的乳内寻找着对应   裙摆却执意扭身   在夜色中驾着剩下的夏天远去   夜莺在梦里一唱,人就老下去   暮色铺满被面,左右翻滚   合拢了起伏的屋顶 幻想中的生活日渐稀薄,淡得没味   把过浓的胆汁冲淡为清水   少年仍用力奔跑   在月光里追着多余的自己远去   日子在街头一掠,手就抖起来   文字漏出指缝,纷纷扬扬   爬满了将倒的旧墙 脚面上的灰尘一直变换,由苦渐咸   让模糊的风景改变了模样   双腿却不知强弱   在变老前踩着剩下的步点远去

覃至册 发表于 2012-8-29 17:06:42

马骅:在变老之前远去 诗人不死,只是退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骅:在变老之前远去 诗人不死,只是退隐

你知道吗?我最讨厌要回复才能看的贴,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去回复!你还讨厌什么呢?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