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折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王大治
查看: 531|回复: 3

院士称中国食品监管最严 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全归咎于政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1: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健康导语: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是食品安全。在最近的两院院士大会上的关于“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是全世界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的发言,一语激起千层浪。网友反复转发、评论,并一度从质疑转变为个别网民的人身辱骂。近日,陈君石发表了长微薄,但不是道歉,而是重申观点。
对话动机   
77岁,陈君石仍在坚持工作。这个走路飞快、说话简洁的老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是食品安全。   
近年来,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考验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陈君石写博客、开微博,在公共论坛上发表自己对各种热点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呼吁公众科学、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不过,他常遭遇“拍砖”。“中国现阶段食品安全事件不可避免”、“地沟油不可能大批量流向餐桌”等观点,甚至被认为是为一些政府部门监管无能开脱,为无良企业脱罪。   
今年6月11日,陈君石从“两院院士大会”会场匆匆赶往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并根据今年的主题“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做了发言,不想再次引发一场风波。他6分钟的发言,绝大多数人记住了一句话:“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是全世界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   
一语激起千层浪,网友反复转发、评论,并一度从质疑,转变为个别网民的人身辱骂。   
6月14日,陈君石发表长微博,但不是道歉,而是重申观点。   
6月15日,陈君石接受新京报采访,称发言虽然受到广泛质疑,但见此言已引发更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辩论,仍感欣慰。   
“食品安全不是管出来的”   
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是企业,企业不讲诚信,政府投入再大,也管不过来。  
新京报:一语激起千层浪后,你又发了长微博,重申“我国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最强国家”这一观点。为什么屡遭“拍砖”,还要这样坚持?   
陈君石:我想我的微博已经讲得很清楚。从政府重视的程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各项专项整治、每年对食品的常规检测力度、样本数量,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员的人数等指标来看,中国的监管力度的确是世界最强的。同时,我国的部分食品安全标准,比如微生物标准、菌群总数国标等,比发达国家要严格得多。另外,从全国监督执法的队伍来看,现在公安部门也专门设立打击假劣食品的队伍,这在其他国家是“少有的”。   
但是,“监管力度最强”不等于“政府监管已到位”、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正相反,我在很多场合都强调,我们确实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问题,而且还很严重,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条尚未形成;多个监管环节存在漏洞,监管缺乏科学性,监管过程不够透明等。   
“监管最强”不是我11日发言的重点,但很遗憾,少有人能耐心看完我发言的全文。所以,我只能重申、解释我的主要观点。   
新京报:如你重申中所说,一方面是在政府重视、标准、常规检测力度、队伍配置上“最强”,另一方面监管仍存在诸多漏洞。这是否意味着,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标准没有落实,令不能得其行,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在“走过场”?   
陈君石:我不否认你说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存在。但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公众希望政府什么都管,很多人把所有的食品安全问题全部归因于政府监管失职,这是不全面的。食品安全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政府监管出来的。近些年,我始终强调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企业,如果企业不讲诚信,政府投入再大人力物力,也监管不过来,而目前的社会舆论是任何事情都该由政府负全部的责任。   
很遗憾,我的这些观点,多被舆论误解为是在替政府开脱。这几天,有网友在我的微博中留言,认为保障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事,政府、企业、科学家和媒体等等大家要共同努力,各司其职,企业诚信是一个基本环境。他所讲的“共同努力”我很认同,这也恰恰是我发言的重点。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11: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安全事件必须“零容忍”   
食品非法添加事件,无论是否造成健康危害,政府都应处罚。   
新京报: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从苏丹红到地沟油,从染色花椒到“牛奶门”,事故遍布多个食品行业、生产环节。这是否意味着食品企业已集体失信?   
陈君石:不能完全否认食品行业,但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作为一个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可避免。这个观点,也多次遭到质疑,但我依然坚持。   
中国可能有上百万中小型的食品企业,数亿农民以分散的方式生产初级农产品。大部分粮食蔬菜、水果、鸡鸭鱼肉、蛋奶都是由分散的企业生产出来的。   
一方面是老问题,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条件比较差、工艺落后或是没有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造成食品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等,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解决。另一方面,是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如禽畜在机械化屠宰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问题,滥用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新老问题并存交织,我们很难设想,单靠政府力量,如何管控上百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安全风险?相比之下,美国只有大约两万家养鸡场,大型养鸡场出的鸡蛋占总量的99%,由于集中规范生产,加上企业守法程度较高,美国政府制定的养鸡场规范甚至不监督小型养鸡场实施。因此,在讨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时,绝对不能忘记这一国情现实。   
我还说过一句遭骂的话: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我也讲过,政府要维护公众健康,必须对食品安全事件“零容忍”,即对于违反标准规范生产和任何食品非法添加的事件,无论是否造成健康危害以及危害大小,政府都应依法进行处罚和管理。   
新京报:对于这样的现状,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大幅提高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维护中国的食品安全,你认为重典更关键?还是呼吁企业诚信更关键?   
陈君石:我也在呼吁国家通过修订立法,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人的惩戒力度,威慑食品企业遵守食品安全标准。但这依然只是一种监管的手段,强调企业讲诚信与呼吁政府用重典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任何一个社会最终要靠企业责任来维护食品安全。   
“染色馒头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对基本知识缺乏了解,(人们)对食品安全存在误解。   
新京报:你11日的发言中讲,当天早上前往院士大会的路上,有院士问你吃什么最安全。为何从普通百姓到科学家,大家对中国的食品安全不信任?   
陈君石:目前中国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甚至不正常。突出的例子是,领导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既非来自于农业部长、也非来自于卫生部长,而是直接来自媒体的报道。   
不可否认,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尚不如人意,其中有些问题还很突出;但情况决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这种错误印象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管是政府官员、媒体记者,还是普通公众,也包括一部分学术界人士,由于对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诸多程度不同的误解。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11: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安全事件必须“零容忍”   
食品非法添加事件,无论是否造成健康危害,政府都应处罚。   
新京报: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从苏丹红到地沟油,从染色花椒到“牛奶门”,事故遍布多个食品行业、生产环节。这是否意味着食品企业已集体失信?   
陈君石:不能完全否认食品行业,但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作为一个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可避免。这个观点,也多次遭到质疑,但我依然坚持。   
中国可能有上百万中小型的食品企业,数亿农民以分散的方式生产初级农产品。大部分粮食蔬菜、水果、鸡鸭鱼肉、蛋奶都是由分散的企业生产出来的。   
一方面是老问题,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条件比较差、工艺落后或是没有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造成食品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等,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解决。另一方面,是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如禽畜在机械化屠宰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问题,滥用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新老问题并存交织,我们很难设想,单靠政府力量,如何管控上百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安全风险?相比之下,美国只有大约两万家养鸡场,大型养鸡场出的鸡蛋占总量的99%,由于集中规范生产,加上企业守法程度较高,美国政府制定的养鸡场规范甚至不监督小型养鸡场实施。因此,在讨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时,绝对不能忘记这一国情现实。   
我还说过一句遭骂的话: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我也讲过,政府要维护公众健康,必须对食品安全事件“零容忍”,即对于违反标准规范生产和任何食品非法添加的事件,无论是否造成健康危害以及危害大小,政府都应依法进行处罚和管理。   
新京报:对于这样的现状,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大幅提高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维护中国的食品安全,你认为重典更关键?还是呼吁企业诚信更关键?   
陈君石:我也在呼吁国家通过修订立法,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人的惩戒力度,威慑食品企业遵守食品安全标准。但这依然只是一种监管的手段,强调企业讲诚信与呼吁政府用重典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任何一个社会最终要靠企业责任来维护食品安全。   
“染色馒头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对基本知识缺乏了解,(人们)对食品安全存在误解。   
新京报:你11日的发言中讲,当天早上前往院士大会的路上,有院士问你吃什么最安全。为何从普通百姓到科学家,大家对中国的食品安全不信任?   
陈君石:目前中国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甚至不正常。突出的例子是,领导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既非来自于农业部长、也非来自于卫生部长,而是直接来自媒体的报道。   
不可否认,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尚不如人意,其中有些问题还很突出;但情况决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这种错误印象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管是政府官员、媒体记者,还是普通公众,也包括一部分学术界人士,由于对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诸多程度不同的误解。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11: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京报:哪些食品安全事件被公众误读了?   
陈君石:比如去年上海的“染色馒头”事件,是假冒伪劣问题,不是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是用了政府批准的添加剂柠檬黄来生产假玉米馒头,从颜色看起来像玉米馒头,其实没有玉米,以此来冒充欺骗。柠檬黄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食品、药品着色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委员会在1994年就给了它一个很宽容的每日安全摄用量。柠檬黄加在汽水中是合法的,但加在馒头中是非法的;因为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中没有允许在馒头生产中使用柠檬黄。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假冒伪劣事件,但在人们的头脑中,都认为是个食品安全问题。   
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染色花椒、假红酒、假鸡蛋等。假鸡蛋的原料基本都是食品添加剂,有些也许用的是工业级而不是食品级的,但不能被称为“有毒”。上述假冒伪劣食品占了很大比例,这些都是恶劣的违法行为,无论是否构成健康危害。
“科学家有责任告诉公众真相”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科学家要说一些官员不敢说的真话。   
新京报:去年年初,你组织过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有嘉宾说地沟油提纯的成本很高,而且味道刺鼻,不可能大量流回餐桌。此言招来诸多质疑。   
陈君石:根据当时能看到的证据和我们对地沟油的了解,我和其他人是讲过地沟油不大可能流向餐桌的话,我要道歉。后来,公安部破获了这样的案子,这是事实证据。这也说明,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的手段越来越奇异,远远超过科学家的假设。但地沟油是否如舆论所说,大量地流向餐桌,我们仍缺乏科学证据和事实证据。现在很多人说,只要我到外面吃饭,就会吃到地沟油。但果真如此吗?   
新京报:6分钟的发言,只有一句话被反复引用和质疑,可曾料到?   
陈君石:起码,这些骂声引起更多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我的观点有机会呈现到更多人面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但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判断力还远远跟不上。一些指责政府的声音,哪怕说得不对也是好的;作为科学家,我的责任包括告诉公众科学的真相,引导大家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科学家要说一些官员不敢说的真话,如果我的观点和骂我的那些人一致,我就不必要再出来说话。   
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根据问题的重要性来排列,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依次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引起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陈君石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你知道吗?我最讨厌要回复才能看的贴,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去回复!你还讨厌什么呢?

1 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