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折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王大治
查看: 102|回复: 0

河北六旬老人应届本科毕业准备考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0 10: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仝正国照片
花甲年龄以优异成绩完成本科学业,眼下正忙着考研
学习楷模?浪费资源?“奶奶大学生”一度引争议
作为一个非主流求学标本,“奶奶大学生”让多人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从唐山到天津塘沽,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学校和家之间,仝正国在这4年里不知往返了多少次。
“而2012年6月8日这一次,是最意义非凡的。因为我终于大学毕业啦!顺利地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和学士学位。”也许是习惯了多年的校园生活,仝正国说起话来充满着“朝气”,几乎很难和她的年龄挂钩。牛仔短裤,时兴的白T恤,细头发挽在一边,另一边别着鲜亮的头花。64岁的她,准确地说应该是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大学毕业后,我的下一个目标和理想,就是考研。”
简单的寒暄,两次提到“大学毕业”这几个字眼儿。对于这位刚刚毕业、全国唯一通过高考统招考进大学的高龄本科生,这应该是个新口头禅,听来不免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在仝正国的人生规划里,上大学是最理所当然的一项。“从小我就认为我应该上大学,因为我学习特别好。”仝正国说起儿时住的大院子,上了学的孩子都围在树荫下的小桌旁写作业,三四岁的仝正国也在桌子角凑了个数,自学识字,为的是看“小人书”。
上了学,仝正国是班上边玩边拿高分的学生。因为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仝正国还获得特批,可以不上晚自习。下午一放学,仝正国就和同学们去打乒乓球,因为“实在没什么可学的了”。那个时候,“整天琢磨的问题就是将来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她心气高,想着“在科学方面做些贡献,当中国的居里夫人”。
可让仝正国没想到的是,初中毕业时,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她被告知连高中都上不了。那一年,她17岁。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打击。”仝正国至今还记得,老师在班里发录取通知书,发到她跟前时,老师轻声说了句“没有你的”,目光很快避了过去。妈妈在家里做了捞面条儿,等着回来犒劳她的。全家人却谁也没吃下去一口,仝正国3天没说一句话。
55岁毅然上高中
着实难过一把之后,仝正国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成了她压在心底的一个梦。在家待段时间,仝正国到一家电子仪器厂当了工人。日子如流水,仝正国按部就班地工作、结婚、生子。
仝正国那一代,多的是时代造就的“平凡人”,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了她部分同龄人的命运。仝正国那年刚好卡在可以报考的年龄线上,却没去报名。客观原因是,儿子那时只有3岁,从事海员工作的丈夫又常年漂泊在外。而一个主观原因是,“文革”刚过去,出身不好的仝正国靠边站已经站习惯了,“思想没解放,根本没敢想。”
踏踏实实干到退休,仝正国和所有退休老人一样该安享天伦了。她生活的重心,也只剩下孙女和麻将。
2001年,教育改革,高考不再限制年龄。媒体报道了南京的7旬高考生汪侠,仝正国看完就动了心思,“现在国家给了上大学的机会,我一定要珍惜,我也要考大学!”
可家里没人支持,觉得她这把年纪去考大学挺滑稽的,“上学有嘛用?给钱吗?”“年轻人考大学都那么不容易,一个老太太干嘛受那罪去?”
仝正国充耳不闻,毅然决定要从高中上起。可她找学校找了多少回,都说没这样的先例,直到2003年秋,55岁的仝正国终于成为塘沽一中的新生。立志跟自己的孙子辈同学共赴高考,一圆自己的大学梦。
学校里谁看她眼神都带着好奇,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仝正国倒挺洒脱,“看就看、说就说呗,我不在乎。”但高中的功课,让她有些焦头烂额。
什么都得重头来,英语她完全不懂,考试考了14分;语文,头回考试考通假字,她根本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最糟糕的是,期中考试时连答题卡怎么用都不知道……。和孙辈的同学们相比,仝正国得多用四五倍的工夫,每天只睡4小时。仝正国永远记得,她数学第一次及格是在2003年12月23日,成绩是63分。跟打麻将的日子相比,这样的生活更合仝正国的心意,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痛并快乐着”,能看得出来她特喜欢这种和自己“较劲儿”的过程。
大学里的“仝奶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高考,仝正国考了388分(过三本线3分),被昆明一所高校录取。但入学后因体质问题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只得打道回府。又过了两年,2008年,60岁的仝正国以446分(过三本线11分)的成绩,考入了坐落在唐山的河北联合大学。时代剥夺过一代人的梦,令很多曾相信自己与众不同的孩子顺服于命运,仝正国也被吃掉了梦想,却在四五十年后回头做出一记绵长的反击。60岁后,她成了人们眼里不寻常的——“奶奶大学生”!
到大学没几天,她就和宿舍的这帮小丫头们熟络了起来,一起上课挤电梯,一起逛超市抢特价品,一起AA制聚餐……。凡是室友的活动,仝正国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卡通表、彩妆盒、各种发饰、专门装零食的盒子……仝正国宿舍里摆放的这些小物件无不透着女生情怀。圆了大学梦,仝正国的学习劲头丝毫没放松,每天晚上她都学到11时,宿舍熄灯后,她还要就着床头的充电式台灯再背一个小时单词。
仝正国的身体毕竟不比20来岁的年轻人,写字慢,考试总答不完题,视力也不好。不过,“奶奶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跟其他人一样:备战高数、应对四级、为考试开夜车……
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是,仝正国还有家庭上的牵挂,每个周末都要坐车回趟天津,看看老伴,瞅瞅孙女。家人对她的求学依然不怎么赞同,只是随她去。可理解、支持她的人也不少,仝正国收到过全国各地的信件,其中很多出自同龄人之手,有人说,“你替我们实现了梦想。”
大学所有科目里,仝正国最喜欢高数,最怵英语和计算机,但大学4年没挂过任何一科。“成绩还可以,班上26个人里,在第10名左右。”有一点,仝正国特别强调,“不管分高分低,每一分都是我自己真实得到的。”说到这,她又感叹,“大学里混日子的也不少,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绝,一点不珍惜大学时光。我要像他们这个年龄,该多好啊!绝对奔着哈佛、麻省理工去了。”
“不为学位为学问”
读到大四的时候,仝正国决定考研。“我发现我挺喜欢教育的,我家孙女、还有亲友家的小孩,假期都找我来辅导,我教得可好呢。所以考研报名时,我就跨专业报考了河北大学的教育学。”仝正国说,毕竟自己从未接触过教育学,尽管每天起早贪黑地学,最终还是以37分之差落败。“我不是为拿文凭或学位,就是享受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增长了学问。”
“接受高等教育不是青少年的专利,‘终身学习’应该是趋势。”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宋秋蓉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知本”时代,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一路走来,仝正国确实听到不少鼓励的声音。然而社会上也一直也存在着争议,如一网友所言:“这么大岁数参加高考的确精神可嘉,但也确实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试想,花那么大精力培养出一个老人,她能为社会回报什么呢?而且又挤占了其他适龄学子读大学的机会。”对此,仝正国总是淡淡一笑,“听得多了,我早就无所谓啦。人家说的也没错啊,像我这岁数的老太太不都是在家买菜、做饭、看孩子嘛。”
为能更深入地解读“大学生奶奶”这一求学特例,记者在唐山和塘沽两地往返两次,试图接触到她更多的高中、大学的同学和老师以寻找答案。
就像孩子们为仝奶奶带来了年轻心态一样,孙辈同学也深受这位“奶奶级”同学的启发。22岁的李岩说:“我考研复习时觉得太辛苦了,一度想放弃,但一看到仝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天天这么辛苦,我就又有力量了。”同学庞珊珊说:“每次看到仝奶奶,我都能感受到她身上那股子执着,有了这种精神,人生还有什么理想实现不了?”
“我们真的非常喜欢仝奶奶,她很慈祥,又特别上进。我们班学习风气是最好的,再淘气的学生看到奶奶坐那用功念书,也不好意思玩了。”塘沽一中的刘争誉老师担任过仝正国的班主任,这个30多岁的年轻教师说起自己的学生时满是溢美之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党支部书记李莉介绍说,大学期间仝正国多次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学生”、“自强之星”,还拿过二等奖学金。“她不仅是学生的榜样,更是我们老师的榜样,每次看到她,我就理解了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


老师们说,仝正国给校园带来了一种力量;同学们说,仝奶奶的精神提醒着他们,人生中要少留遗憾。
但也有好多年轻人不理解“仝奶奶”为什么这么大岁数还要青灯苦读;仝正国说,她也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在条件这么好的环境下还不好好学习。她更不理解当下一些大学生考试作弊、沉迷早恋、甚至是同居等现象。年龄的差距,爱情观、价值观的迥异,让两代人都在思考。值得欣慰的是,“奶奶大学生”作为一个非主流求学标本,让学生们从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今年我收集了好多考研的书,现在孙女已初一了,我在家可以一门心思备战考研了。”看来仝正国已打定主意,要把自己不一样的求学之路走到底。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你知道吗?我最讨厌要回复才能看的贴,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去回复!你还讨厌什么呢?

1 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